【林煌斌醫師】淺談 “ 過敏性鼻炎 ”

|前言:

  過敏性鼻炎俗稱「鼻子過敏」,在世界上是一常見的疾病,盛行率約15~30%。當雙親皆有過敏性鼻炎時,小孩得病的機率可達47%,而且在過去十幾年內小孩過敏性鼻炎的發生率正以倍數成長中。此疾病的成因為吸入過敏原,造成鼻部一連串免疫反應,進而產生臨床徵狀所造成。

 

|臨床表徵:

  過敏性鼻炎的四大典型症狀為:流鼻水、打噴嚏、鼻塞、及鼻子癢。其他症狀包括:眼睛癢、軟硬腭搔癢、前額與眼眶部頭痛、嗅覺減低、耳朵悶塞…等。

 

|治療:

一、避免過敏原:

  過敏性鼻炎是一難以根治的慢性疾病,隨著過敏原的不斷刺激,病情與症狀會越加嚴重,所以避免過敏原相當重要;而經統計台灣的過敏原以塵蹣、黴菌、與蟑螂為主,因此日常生活中應使用床單、枕頭套將床墊與枕頭包覆且須定期清洗更換,窗簾亦須定期清洗更換,避免飼養寵物,植物盆栽宜放置於室外。

 

二、常見之藥物治療:

1. 口服抗組織胺:

  組織胺是引起過敏症狀最主要的介質,所以臨床上可使用抗組織胺來減少鼻過敏的反應,亦可控制過敏性鼻炎產生之非鼻部症狀,但此類藥物對鼻塞症狀的改善效果較差;新一代抗組織藥物有作用快、作用時間較長等優點,且沒有舊抗組織胺易產生嗜睡的缺點,所以現在第二代抗組織胺常做為過敏性鼻炎的第一線用藥。

2. 局部抗組織胺:

  目前的局部抗組織胺(鼻噴劑型抗組織胺),一天使用兩次,可以減緩鼻癢、打噴嚏的症狀;文獻報告與口服效果一樣好,也沒有嗜睡的副作用,不過少數人會出現短暫的味覺異常;此一藥物針對比較輕微的病例,且只有出現單一器官的症狀來使用效果良好。

3. 局部類固醇:

  自1973年局部噴劑上市,類固醇噴劑已然成為控制過敏性鼻炎最有效的藥物,一天使用1~2次頗為方便;其作用在於抑制發炎反應,進而達到療效。規則性的預防性使用局部類固醇,可以有效的減少所有的鼻部症狀,效果優於口服或局部的抗組織胺藥物,且目前此類藥物長期使用,並不會引起鼻黏膜萎縮…等不良副作用;鼻部類固醇噴劑特別處在於治療以鼻塞造成主要不適症狀的患者效果不錯,但此類藥物缺點為開始作用的時間比較慢(約12小時),達到最大作用效力大約需幾天甚至幾週的時間;此類藥物對治療症狀中等或嚴重的患者可以作為第一線的用藥。

 

三、 手術治療:

  對於過敏性鼻炎的患者,因長期鼻炎併下鼻甲(俗稱鼻肉)肥大,造成持續性鼻塞。若是症狀嚴重,可考慮手術方式緩減鼻塞症狀,但對過敏性鼻炎其他症狀之改善,手術治療之效果相對來講較為有限。

1. 鼻中隔鼻道成形手術:

  傳統手術,將肥厚的下鼻甲做部分切除,同時矯正鼻中隔彎曲情況。惟術後須住院2至3天,出血較多,需要鼻內填塞,較不舒服。

2. 鼻黏膜燒灼手術:

  如射頻手術、雷射手術;侵襲性最低,過程最簡便,適合懼怕開刀者,但效果不如傳統手術方式,而且高溫燒灼較可能傷害黏膜功能;現今的恆溫射頻手術可避免高溫燒灼、且兼具舒適性,改善以往雷射與射頻手術的缺點。

3. 下鼻甲微創手術:

  近年來逐漸普及的「功能性下鼻甲成形術」,又稱「下鼻甲微創手術」,不僅兼具門診手術的優點,又可降低下鼻甲再度肥大的機率。此項手術採「微創」手術器械,以微創動力旋轉刀片深入下鼻甲黏膜下(如附圖),將肥大的組織絞成小碎塊,配合即時抽吸清除乾淨,好比抽脂一樣,完整保留表面黏膜。手術約二十分鐘即可完成,術後只需稍微以止血海綿填塞、不需住院,在門診手術房即可施行。手術後一天會因鼻填塞而稍微不適,也會有輕微滲血的情形,不過這些不適在移除鼻填塞之後即可獲得緩解;至於傷口結痂的狀況也因傷口微小而不明顯,通常在手術後兩星期左右就已經癒合。

台中醫院 耳鼻喉科 林煌斌醫師

即日起,購買主機並登錄可享 延長保固兩個月
詳細內容請洽服務人員

Similar Posts